坚 守
时间:2017/7/27 16:52:56|点击数:
坚 守
九届县政协委员 凤山镇参赛选手 马静
尊敬的各位领导,评委老师、亲爱的朋友们:
大家好!我是 号选手马静、凤山镇妇联主席、今天,我演讲的题目是《坚守》
泱泱大国,华夏文明,璀璨了上下五千年,诗书礼仪,唐诗宋词耀亮了整个全世界,就在这文明与文化的百花园中,有一朵名为“好家风、好家训”的奇花,却在这五千年的岁月更迭中,始终芬芳馥郁,灼灼其华!
持梨三让,是孔融的家风;暮夜聚金,是杨震的家训;师门立雪,是陈灏的家风,精忠报国,是岳飞的家训。岁月在变,但良好的家风家训,却终如一枚明灯始终照亮着我们前行。正如习总书记所述,经济越发展,越是要“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。
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,用自己平凡的事迹,诠释着她们的好家风故事。
文明社区的戍大娘,从小生活的很幸福,初中毕业后顺利的进入了80年代红红火火的凤庆纸厂,并与恢复高考后的我县第一个大学生沈大叔结了婚。这本该是个幸福的家庭,可大女儿刚出生就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,之后几年,夫妇俩带着女儿四处求医,仍旧不见起色,考虑到女儿以后的生活,夫妻二人决定再生一个孩子以便自己百年之后也好有个亲人照顾她。
所幸二儿子还算比较健康,可儿子出生没多久,戍大娘所在的企业因为改制,她成了下岗工人。父母公婆都是零收入,为了补贴家用,她卖过水果,打过临工,即得工作又得照顾家庭,忙得不可开交。后来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,她干脆在家里开起了盆栽花店,日子刚上正轨,谁知命运之神再一次和她开了一个玩笑。
一个炎热的下午,沈大叔突然晕倒在家,送到医院后被确诊为急性脑血栓,经过治疗还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,只能病休在家。而此时已近90高龄的公公又患上了老年痴呆。
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公、一个脑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女儿、一个患了脑血栓后遗症病休在家的丈夫和正在就读高中的儿子,沉重的家庭负担全压在了戍大娘单薄的肩上。
邻居们都很同情她,也有朋友劝她说干脆放弃吧,不行就改嫁算了。戍大娘说:”一个家里最重要的就是女人,我要逃了,先不说女儿,儿子的未来铁定就完了。在说一家人只要心在一起,任何风浪都可以挺过去,我相信只要坚守定能等到晴空。
终于熬到儿子高中毕业,优异的成绩完全可以就读省外的重点大学,但是考虑家中的经济情况,懂事的孩子选择了昆明理工大。儿子上大学后,家中的经济负担更重了,坚韧的戍大娘仍旧一如既往的操持着。社区干部主动上门帮助解决她家低保问题,她还主动提出说:“女儿是残疾,符合低保政策,但儿子上大学了,以后会有工作,便不用考虑他了”。
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,三年后一个晴朗的下午,我接到了戍大娘的电话,她高兴的说:“小马同志咱家老沈好多了,单位里还给安排了轻松的活计,儿子也考上了南方电网,日子是越过越好,可让我给守到了。
我县知名书法家杨老先生听了戍大娘的故事后,当即就为她题写了两个大字“坚守”。收到题字的戍大娘兴奋的说,今后我不仅要将这两个字传给我的儿子,还要传给我的孙子、我要让它一代一代的地传下去。这就是一位普通妇女群众朴实无华的语言,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、一句话,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家和万事兴。
是啊!作为一名乡镇妇联干部,我们置身的是凡人琐事、接的是浓浓地气、感受到的便是这自然纯朴的家风家训,也更加让我明白了,好的家风成就的是一群人,维系的是一个家。好家风更是绵绵春雨,滋润着我们健康成长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。
今天我心情激动地站在这里,真诚的诉说着平凡的家风。我同样真诚的祝愿,祝愿每一个家庭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,为每一位家庭成员注入精神正能量。
家是最小国,国是最大家,只有我们树立起好家风,弘扬起好家训,才一定能够让小家风带出大民风,渗透社会风,刮起传承美德的中国风!
都说,妇女是半边天,坚信在文明和谐的建设中,我们定能承担起半边天的重任,愿和所有姐妹们一到,引领好家风、传承好家训,让好的家风浩浩荡荡,凝聚众人力量,催生激情万千,心系复兴情,共圆中国梦!
我的演讲完了,谢谢大家!
(在县委宣传部、县委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、县文明办、县妇联、县总工会、团委等六部门主办的“凤庆县‘厚煌·滇红国际’杯第十一届‘红土地之歌’演讲比赛”的获奖稿件)
作者:马静